我一直对历史遗迹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些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往昔故事的地方很神秘,对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正好在手机上刷到了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于是我就打算去那里。考虑到对当地情况不太熟悉,又想深入了解石窟背后的诸多门道,我就想找一个旅行团,天山雪水润新疆活动中看到了新疆青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昌吉市分公司觉得还不错,于是就预约了。
出发那天,清晨的寒意被满心的期待驱散,坐上大巴,车内暖烘烘的。导游是位资深的新疆文化爱好者,一路上将新疆的风土人情、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往昔今生,讲给我们听。从吐鲁番的独特气候讲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昌盛,我沉浸其中,愈发迫不及待想抵达目的地。
车窗外,冬日的吐鲁番别有一番景致,枯黄的大地被霜雪轻覆,远处连绵的火焰山在冷峻日光下,褪去了夏日的炽热张扬,呈现出雄浑又古朴的轮廓,仿佛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历史宝藏。抵达柏孜克里克石窟景区时,风带着刺骨的冷冽,可一下车,那股扑面而来的古老气息瞬间让我忘却了严寒。
跟着导游步入石窟区,周遭静谧得只剩风声与我们轻微的脚步声。眼前的石窟错落分布在崖壁之上,岁月雕琢的痕迹清晰可见。走进第一个洞窟,里面光线昏暗,借着手电筒微弱却柔和的光,壁画逐渐在眼前明晰起来。尽管历经风雨侵蚀、人为破坏,色彩已斑驳黯淡,但那勾勒出的佛像、飞天、经变图,仍透着震撼人心的庄严与灵动。
在一处描绘着佛本生故事的壁画前,导游细致解说,故事里的舍己、慈悲情节,在这狭小空间里回荡,我不禁思忖,当年往来于丝路的商旅、信徒,踏入洞窟看到这般画面,心中该涌起多少慰藉与力量。
团友们围聚着,有的轻声惊叹,有的默默凝视,彼此虽陌生,却在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中达成默契。我们穿梭在各个洞窟间,感受着吐鲁番往昔作为中西文化交融枢纽的辉煌。
冬日的清冷似乎更契合这里沉淀千年的沉静氛围,我仰望着壁画,想象着千年前画师们一笔一划倾注心血的模样,他们用矿物颜料与信仰热忱,在这洞窟之中绘就佛国世界,供后人瞻仰、追思。
出了石窟,阳光洒下,驱散些许寒意。大伙围坐在一起分享食物,一边回味着洞窟里的所见,一边听导游讲那些保护洞窟的故事,文物工作者如何在艰苦环境下,守护这片脆弱珍贵的遗迹,抵御风沙、修护残损,只为传承文化火种。
返程路上,我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内心满是感慨,柏孜克里克石窟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记载,它带着温度、带着厚重底蕴,让我深深得记住,并且因为新疆青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昌吉市分公司的安排以及导游的讲解,让我对它的了解更加深入。